城大與台灣淡江大學合辦首屆青年學者論壇 拓展區域國別領域學術交流


                                                

 

澳門城市大學葡語國家研究院日前與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合作舉辦“交叉學科研究方法的交流對話”學術研討會暨第一屆(澳台)區域國別學青年學者高端學術論壇兩校區域國別學領域的資深學者、青年學者進行深度學術交流。

 

 
開幕式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系主任、教授陳杏枝歡迎城大學者來訪。她續談到,成立於1950年的淡江大學是台灣地區較早專注於開展區域國別研究特色學科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該校國際事務學院長期深耕歐洲聯盟、拉美及加勒比、俄羅斯、美國、東北亞、東南亞等區域研究,培養國際事務與區域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觀光的理論與實務人才,在區域國別學領域積累了深厚經驗。陳教授指出,全球區域研究在21世紀日益重要,學科交叉結合與對話合作更受重視。本次論壇所發表的諸多專題研究充分體現了跨領域交叉學科特性,青年學者能藉此觀摩不同的研究方法、選題視角、突破研究限制,提升學術研究能力。 
淡江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陳麗娟表示,城大葡語國家研究院和淡大歐研中心在研究對象和主題上高度相關,未來應加強此類學術交流與實質互動,拓展青年學者的學術視野,並期望將論壇發展為常態的交流平台。淡江大學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宮國威表示,近三十年來兩岸四地高校已建立緊密的學術聯繫,期待兩校未來積極開展師生交流交換,持續深化學術交流活動。 
城大葡語國家研究院教授柳嘉信向淡江大學對本次學術論壇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兩校博士、碩士青年學者向本次論壇踴躍投稿,經組委會資深學者評選,最終選出逾十篇研究成果於論壇進行口頭發表,並由兩校資深學者進行交叉點評。他以自身參與研究生論壇發表的學習經驗勉勵青年學者珍惜與資深學者面對面切磋的機會,相信這將成為研究生生涯中難忘的回憶。

 

 

 
 本次學術論壇設三個子論壇主題分別為“跨區域國別研究”、“區域國別研究的交叉特色”歐洲區域國別研究”共進行逾10篇原創學術論文口頭發表,每篇論文均由兩校資深學者擔任點評專家。
 
 
 

城大學子這樣説

 
 

葡語國家研究院博士生 

劉秦芳子 同學

 

 
 
 
參加此次論壇深感榮幸。論壇以“交叉學科研究方法的交流對話”為主題,為碩博生提供了寶貴的學術交流平台。通過聆聽各位同學的研究報告,不僅拓寬了我的學術視野,也加深了對跨學科研究多元方法的認識。在專題研討環節,同學們從不同維度開展的研究,展現了學術研究的豐富可能性。點評環節中,指導老師提出的建設性意見讓我對研究方法有了新的思考。此次活動不僅深化了我的專業認知,也在與兩校師生交流中獲益良多。感謝主辦方的精心組織,期待未來能繼續參與此類高水平學術活動,在思想碰撞中不斷進步。
 
 

葡語國家研究院博士生

那文 同學

 

 
 
 
作為一名葡院的博士生,赴台灣地區參與本次論壇收穫遠超預期。台灣之行的整體體驗堪稱典範:論壇組織專業高效,學術氛圍開放包容,台灣學者展現的嚴謹治學與深厚素養令人敬佩,會務接待的細緻周到更讓人倍感溫暖。我榮幸地在論壇上公開發表了我的一項研究。尤為珍貴的是,多位台灣資深教授給予了我極具建設性的點評建議,為我後續研究指明了方向。與台灣青年學者的深度交流,也碰撞出許多跨地域研究的創新思路。此行深刻感受到,台灣地區在學術活動組織、跨領域協作及文化氛圍營造上尤為出色。無論是嚴謹的學術討論,還是會外的文化參訪,都體現出專業與溫度並存的特質。澳門與台灣地區青年學者基於共同文化根基的對話,為未來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此次經歷不僅提升了我的學術能力,更深化了對區域研究的認知。我將帶著台灣同仁的寶貴建議和這份溫暖的交流記憶,繼續致力於推動澳門與台灣地區的學術聯結。
 
 

葡語國家研究院博士生 

邵潤南 同學

 

 
 
 
這次的台灣之行,無論從學術角度還是旅遊層面,都讓我收穫頗豐。我一直認為,在當前的全球發展形勢之下,我們應該抓住一切機會,去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和老師交流。而在淡江大學這短短的一天當中,我便感受到了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學習範式,這也能為我日後的研究提供更多元化的研究路徑。此外,淡江大學教授們對於我論文的點評也十分到位,不僅直擊我論文中急需提高的痛點,也為我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意見,這也讓我受益匪淺。總之,在這幾天的台灣之行裡,我不僅感受到了極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更學習到了不一樣的研究範式,我也會將這幾日的感受融合進未來的學習當中,成為一個思維方式更多元化的學者。
資料來源:葡語國家研究院